顯示具有 隨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隨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

怪癖

怪癖跟偏好不太一樣,就我的理解,偏好是可以被大多數人接受,且可以克制的。怪癖的生成通常沒什麼理由,或者是有某種羞於啟齒的原因。總之是個別人會覺得「啊?」這樣的習性。

前陣子跟比較熟的朋友聊天,都會問他們有什麼怪癖,也會分享自己的。我的怪癖如下:

1. 掀起妳的蓋頭來:馬桶蓋保持掀起

這大概是我的怪癖裡嚴重,且最不能被接受與理解的,特別是女性朋友。我不能接受馬桶在非使用時期,馬桶蓋是放下來的。這會給我一種不潔感,認為好像有人大便大到一半就跑走了。我這個怪癖的影響層面,廣及我廁所的使用習慣,在外面除非必要,不上大號;若去的地方沒有小便斗,就會盡量少用廁所;非得使用不可,譬如說即便只是去朋友家的浴室洗個手,我都會忍不住把馬桶蓋掀起來;看電影或電視廣告如果有馬桶蓋放下來的影像,不是撇過頭不看,就是轉台……

















當然我這個怪癖遭受過不少挑戰,大部分女性朋友表示,馬桶蓋放下來是尊重、體貼女性的表現,我完全了解,但很遺憾的是我完全沒有辦法配合,只能向廣大的女性朋友說抱歉,我會盡可能在其他部分對大家溫柔體貼,但唯有馬桶蓋這個部分我無法妥協。如果真要找學理上的支持,是有專家表示,馬桶蓋應該常常維持掀起的狀態,這樣才免得囤積細菌,不過我不會援引這樣的說法,因為在內心深處,我知道要保持馬桶蓋掀起來這個堅持,純粹是自己的怪癖。


2. 三的倍數

小學時候學過判斷多位數字是否為三的倍數的方法,如果該數字串相加起來是三的倍數,那麼該數字就是三的倍數。舉例來說,28765008,2+8+7+6+5+0+0+8=36,3+6=9,9是三的倍數,那麼28765008就是三的倍數。從此每當我看到車牌號碼,我就會驗算看看它們是不是三的倍數。其他的數字串我偶爾會算一算,但最偏愛的還是車牌,大概是因為車牌的數字比較短,但又無法一眼看出,還算有點挑戰性吧。

3. 長芽的馬鈴薯

這個怪癖源於在倫敦讀研究所的時候。有一次為了做馬鈴薯蛋沙拉,我買了一大袋馬鈴薯(大袋的比較便宜),即便我很努力的吃,但後來還是有兩三個在我的食物櫃裡擺了比較久。某天早上我要出門去圖書館時,打開食物櫃要吃玉米片,猛然發現幾個如流星鎚一般的物體出現在我眼前,定神一瞧才發現那就是之前的馬鈴薯。聽說馬鈴薯長芽以後就不能吃了,於是我便把它們丟了,沒想太多便去圖書館。想不到我在圖書館讀書時,不斷地想到那幾個長芽的馬鈴薯,越想越噁心,只覺得長芽的馬鈴薯好邪惡、好敗德,宛如撒旦降臨一般,回住處以後我又把櫃子清了清,防止邪惡擴散……

聽過不少朋友說,把長芽的部分削掉就可以吃啦,我還是會覺得不太舒服。掉在地上的東西要我吃都沒問題,但是長過芽的馬鈴薯我可是敬謝不敏。還記得有一次去北美館看一個展覽,有一位愛爾蘭的藝術家以馬鈴薯為主題,其中有幾張攝影作品為長芽的馬鈴薯,那當下我便如逃命一般地飛奔出該展場。










4. Qoo與台灣阿龍之歌

當我一度肥胖又滿懷憤怒的時候,我完全無法接受所謂的「流行音樂」,剛開始上班時,有同事喜歡一進公司便在座位上放流行歌,提振自己的精神,但每每都把我搞到精神脆弱;還有一次加班時,對面的同事反覆大聲地放著王心凌的「愛你」,也搞到我險些比魚翔拳早一步坐上崩潰教主的寶座。

出社會一陣子後,痛恨流行歌的傾向減弱了,肥胖與憤怒的程度也減少了許多,當然這是跟以前的自己相較,跟一般人比起來的話還是偏高,但是我還是無法接受卡通角色唱著莫名其妙的歌詞,搭配上呆板的旋律。Qoo和台灣阿龍完全就是我所不能理解的組合:藍色的小動物跟飲料有什麼關係?「喝的時候酷,喝完臉紅紅」這是什麼鳥?一隻黃色的恐龍跟保險有什麼關係?「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」??這這這這是什麼歌詞呀?

(爆怒)

以上是我的怪癖,本來想說陸續增加中,但是想想,有些怪癖也會隨著年紀大了而改變或甚至消失,人的延展性一直都是最不可預料的事情。然而我也不會希望怪癖減少,因為總覺得人如果沒有一兩個隱晦的癖好,好像也乏味了些。

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

豆酥鱈魚

每年年初四或初五宴請姑姑,是我們家族過年的慣例。吃過這一頓飯,也代表了春節即將結束,要恢復正常作息了。席上有一道鱈魚,清蒸後以蔥薑調味,頗清淡爽口。但我還是不自禁想起了口味較濃厚、好下飯的豆酥鱈魚。

提到豆酥鱈魚我就會想起前東海校長梅可望先生。當我還小、大概七八歲的時候,某次我們全家出席了一個在圓山飯店的飯局,梅校長坐在我身邊,席間上了一道豆酥鱈魚,梅校長親自挖了一塊讓我嚐味道。彼時挑食又膽小的我,不敢輕易嘗試任何新菜色,卻對於這道菜大有好感,也算是奇事一樁。還記得那晚爸在起鬨之下被狠狠灌了幾杯酒,當他一飲而盡時席間爆出熱烈的歡呼聲。一向捨不得花錢的他竟然在離開時叫了計程車,一到家爸馬上衝進廁所狂吐,此後我們家的洗手台排水口處一直有一小塊清不去的污漬。

後來家裡翻修,洗手台也換掉了,然而那個晚上的記憶卻異常清晰地留在我腦海裡,我想大概跟後來發現原來梅校長是個頗有名望的人,卻還和藹地幫一個孩子夾菜有關吧。於是豆酥鱈魚在我腦海裡從此便緊密地與梅可望校長連結在一起,頗有小美去按小明家門鈴,結果老王家就爆炸的蝴蝶效應的荒謬味道。我想梅校長也絕計不會想到,除了學術表現及他在教育界的成就以外,他竟然會被跟豆酥鱈魚聯想在一起。

剛查了查,梅校長已高齡九十,祝他身體健康,也謝謝他讓我無法忘懷第一次嚐到豆酥鱈魚的滋味與情景。

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

Single & the City


身為Sex & the City影集的忠實觀眾,對於Carrie Bradshaw每一集結尾的筆法,我有認真研究了一下:描寫一個場景,將男女關係做個比喻,最後以一個豁達的表述作為Ending。我也來用這樣的筆法試寫看看今天的境遇:

當我從服務生手中接過那杯熱拿鐵時,讓我開心的不只是她燦爛的笑容與當心咖啡燙嘴的貼心提醒,而是我知道,我不用虎視眈眈、忙著佔一個小圓桌或是兩個並排的位子,因為靠窗的單人座總是有空位給獨身的人。沒錯,單身有很多有很多限制,比方說不能一個人開一鍋鴛鴦鍋、不在乎他人眼光地吃一頓燒肉、旅行時要付比較高額的房費甚至是機票費用,但是單身,也能夠讓你在滿座的咖啡廳裡,找到一個最愜意的位置,可以好好讀一本書,發一個呆,享受一杯好咖啡,以及‧單純而悠閒的‧單身時光。

在爆滿的忠孝敦化的星巴克找到位子,讓我開始思考單身(或者不見得要單身,而是一個人)出現在某些場合的好處。我回家的路上試著將這些優點列出:

1. 在熱門的連鎖咖啡廳、餐廳、速食店比較容易找到位子。
2. 看電影或是表演時比較好買票,不用一定要買連著的位子。
3. 增加豔遇機會。

只列了三點,蠻虛的,特別是其中兩點和位子有關,而最後一點則是幻想成分居多。歡迎補充,我不會把這些點子拿去用在我的作業或是研究計畫裡的。(呃,好啦,如果要拿去用的話會引述出處的)